当今社会,我们很难见到一户户人家院子贴着院子,窗户挨着窗户。在城里居住老人们因钢筋水泥这道难以逾越的屏障而与社会逐渐脱节。失独、高龄、低保、失能老人很难有和身边人说体己话的机会,年关将至,我们将福袋送至老人的家中,让老人们感受到贴心和温暖,他们,并不是一个人。
今天,十名志愿者在社区工作者的带领下走访了二十名独居老人。我们提着福袋在羊肠小道里辗转,楼梯很窄,只能容许单行,有好几次志愿者们都差点被凹凸不平的地面绊倒。我们用力地敲门,怕爷爷奶奶们听不见,敲完后是不做声的沉默,只能听见门那头拖鞋缓慢挪动的沙沙声。短短的几步路,老人要花一分钟的时间才走得完。门开后看见的是老人的笑容满面,已是银发之际,他们的笑容却如同孩子般纯真灿烂。他们紧紧的握着志愿者的手,邀我们进屋,“气宇轩昂”的说着:“一直念叨着呢,就来了,来了,嘿嘿······”。我们将福袋递到老人的手里,老人们倒是反客为主,一个劲的往我们的兜里塞水果,嘴里不停念叨着:“再吃点这个,这个好吃·······”临别之际老人们坚持把我们送到门口,他们的双眼早已因岁月的冲刷而变得浑浊,但他们仍然用温存的目光目送我们离开,直至我们下了楼梯,门才发出轻轻的啪嗒声。
我们不会忘记钱婆婆小院前的狗吠声,不会忘记魏奶奶手心里温暖的柑橘,也不会忘记丁爷爷爽朗的笑声。我们能做的很有限,但这份温暖却能抵达时间的漫长。
送福袋活动的顺利进行展现的更是社会治理的不断完善。社会治理的通达需要新鲜血液的输入,需要整个社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吾辈,是你,也是我,应该有当仁不让的责任感和责无旁贷的主场感,在变换复杂的今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新年到,老幼尽开颜,当看见老人们接到福袋露出最真挚的笑容的时候,福袋才体现了最高的价值和意义。
文字/伍虹香
编辑/张思琪